袁绍毕竟是世间少有的英雄豪杰,一旦下定决心解决此事,他立刻就行动起来了。首先,他传下命令,亲自写了一篇文章,昭告麾下文武大臣。“当今之世,汉室倾颓,天下分崩,予毁家纾难,起义兵讨伐董卓,为的便是中兴汉室。”先给自己头上带上一顶大义的帽子,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。此时此刻,无论天下诸侯心中存着什么样的心思,表面上还是要把汉室挂在嘴边儿的。至于孝灵皇帝的骨血只剩下了刘熙一事,都一致被诸侯们有意识地忽略了。
在自我表扬了一番之后,袁绍终于开诚布公地说出了心中的疑惑。“十余年来,予兢兢业业,未尝有一日安枕。然则,今年已经四十有四,深感精力衰竭。古人云:办大事以找替手为第一。予有三子,何人才堪大任,为予之继任,望诸将文臣有以教我。予不胜感激之至。”
此令一出,袁绍麾下的文官武将们立刻都哗然了,选谁为继承人,这是主公自个儿的私事儿,从没有号令全军,让大家举荐的。可是细细一想,就都恍然大悟了。若是寻常时节,这真的是一件私事儿,可是如今冀州方失,正当军心离乱,士气大跌之时,就不是一件私事儿了。主公如此措置,便是要昭告全军,安排后事,使得全军将士共同参与,选出继位之人。
你们看,这便是我袁本初的决心。即便是我战死了,你们还有新的主公!诸君努力吧!一石激起千层浪,袁绍麾下的文臣武将们彻底明白了主公的意图之后,立刻便三三两两开始了串联,试图选出自己中意的继承人。自然,众意是众意,最后一刻还须主公袁绍定夺。
无论如何,所有人都知道,此时此刻,主公最在乎的便是精诚团结,万一所求得遂呢?
“元图,你以为如何?”在逢纪的府邸之内,密室之中,许攸将手中的袁绍文告轻轻地放在案几上,抬眼望向逢纪。“此事其来有自,依我之见,主公心中也是颇为矛盾的。三个儿子之中,主公最爱幼子袁尚。你我二人跟随主公最久,理应深体主公之心,拥立袁尚。”
逢纪正襟危坐,好整以暇地喝着茶水儿,徐徐说道。“说句实话儿,这事儿还是要怨主公,早早定下来不就没事儿了?你看看现在,袁谭攻取青州,军功甚大,主公无奈,才不得不板授他为青州牧。如此一来,袁谭的风头一时无两,彻底压过了袁尚,你叫主公怎么下台?”
许攸虽有大才,却为人贪婪,贪婪之外,更有“毒舌”之名,在袁绍军中,他嘴巴臭是有名儿的。就因为他的口无遮拦,不分场合,不管有没有小耳朵打探消息,想说什么就说什么,从来都是无所顾忌。今日,当着逢纪的面儿,他又骂开了袁绍,完全不理会逢纪的眼色。
作为相交多年的老友,逢纪深知许攸的心思,他之所以同意拥立袁尚,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。那便是袁谭自幼师从清流名士,深得儒学真谛,他一向崇尚简朴,不事奢华,满脑子想得就是重建一个太平盛世。许攸的贪婪和奢华是出了名儿的,一向为袁谭所不喜,一旦袁谭继位,等待许攸的是什么便可想而知了。为了这一点,许攸打死也不能让袁谭接班。
“你我定下了大计,料想孔璋(陈琳)那边也不会有什么异议,主公那里,多半也是会听从的。只是有一个问题亟待解决,那就是如何安置袁谭?他刚刚攻下了青州,军功颇大,风头正盛。若是没有一个妥当的安置,不但他那一派人不服,还有横生枝节,影响军心。”
逢纪双眉紧皱,双眼紧紧地盯着屏风上的卧虎图案,徐徐说道。“这个嘛??????容我仔细想上一想。”许攸也皱起了双眉,闭目冥想起来了。这一闭目凝神就是小半个时辰,逢纪等得焦躁,正要开口相问。许攸蓦然睁开了双眼。“我有一计,以袁谭为袁基之后,如何?”
一听这话儿,逢纪的双眼立刻就大亮了,他一拍大腿,朗声说道:“此言大善也!”
逢纪如此言说,其中还是有些首尾的。汝南袁氏的以袁良为始祖,袁良的孙子袁安做了司空,袁安有两个儿子,袁赏和袁京。袁赏这一枝儿比较平淡,袁京这一枝儿却勃发起来了。袁京有两个儿子,袁彭和袁汤,袁彭一系以诗书传家,不求通达与诸侯。袁汤一系热心仕途,袁汤生有四子,袁平、袁成、袁逢、袁隗,四子之中,袁平、袁成早亡,袁逢、袁隗显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