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张黄榜贴出,还是没有洋州士子的名字,李含章变得愈发焦急。
朱铭笑笑没说话,就秦桧和那王家,金兵来了全员汉奸。
许多进士,只能去做州学老师,而且一做就是好几年。
前三名当中,一个是皇子,两个是“有官人”。全特么背景特殊,没有作弊谁信啊?
官宦人家也会榜下捉婿,但基本只捉前三榜的。虽然还没有殿试,并未分出甲第等级,但省试前三榜多半都更优秀。
因为落榜,李含章郁闷一阵,此时也想通了,洒脱道:“成功莫忧,以贤弟之策论,殿试必可中一二甲。”
等到宋徽宗亲政,瞬间就泛滥了,第一届便录取671人,第二届录取731人,进士人数疯狂暴增。
正所谓:读尽文书一百担,老来方得一青衫。媒人却问余年纪,四十年前三十三。
别以为被嘉王赵楷抢了风头,那位状元似乎就有多惨。这货是个“有官人”,能凭借父辈恩荫直接做官,考上进士可以初授更高官职。
又有富商挤进来,不屑道:“陈留是甚乡下地方?也敢来东京讨饭吃。小相公,俺家就在东京城内,虽然没有田产,却在东京有酒店一家。俺大女婿也是进士出身,已经外放为阳城知县,俺兄弟还是定陶学官。相公若娶了小女,今后在官场上也有个照应。”
王仲岏再问:“家里还有什么人?”
白胜立即吹嘘:“俺家哥哥,是带兵剿过贼的,一人一枪,杀得八百贼众丢盔卸甲!”
秦桧看着榜单,身体都在颤抖,他的名次极为靠前,正数第十七名。
面对众人艳羡的目光,朱铭安慰道:“还有殿试未考,若依旧排在倒数,也不知要蹉跎多少岁月,中不中进士都无所谓。”
王仲岏又问:“年方几何?”
估计是宋徽宗都感觉太离谱,在儿子唱名第一后,下令改第二名为状元,把儿子降为榜眼。
又有人在说:“老先生莫忧,小女今年十八,正是先生良配,嫁过去续弦必定孝顺舅姑。”
周围的人一通哄笑,那些富商也不再纠缠,连忙去找下一个猎物。
待这家伙走了,李含章才酸溜溜说:“一介寒门布衣,转眼便做宰相孙婿,当真是令人羡慕啊。”
秦桧惊呼:“且慢,且慢,敢问尊驾是何人?”
堵住朱铭的三个富商,已经快要打起来。
秦桧回答:“二十五岁。”
历史上,下一届科举,皇帝带头作弊。
“四郎君,这人还未娶妻,年龄也合适得很,还考了省试第十七名!”一个家丁喊道。
人群中忽地传来惨叫声:“老夫今年五十六,膝下两子都已娶妻……快快放手,袖子扯烂了……成何体统,成何体统!”
还没确定自己中榜的士子,当场流下羡慕的眼泪。
“刀剑无眼,可贞兄小心。”朱铭提醒道。
三位富商,畏惧朱铭武力,纷纷选择放弃,扭头去捉别的贡士。
李含章单独找到朱铭唠嗑:“唉,世事无常。我平时的文章,一直比隽才兄写得好,这回他考中了,我却名落孙山。时也,命也,不打算再考了。我父亲有位世交,在湟州那边做军将。如今西北大战,我打算去投奔世叔,说不定还能捞到些军功。”
这是大实话,北宋中前期进士,每届只录取三四百人。
第一,不见正史和墓志铭记载;第二,年龄相差太悬殊了;第三,秦桧中进士之后,并未得到蔡京的提携。
朱铭拱手道:“多谢各位美意,在下已有婚约。”
就这样,秦桧做了李清照的表妹夫。
考了进士,还要考关试。
朱铭、白崇彦、闵子顺同时回礼,其余同乡士子也过来道贺。
王仲岏让家丁把秦桧架着走,便走便说:“俺爹是王讳珪公,你难道没听过?”
李含章没找见自己的名字,又是忐忑,又是期待,或许他的排名更靠前。
最先挤进来的富商,带着家丁把朱铭团团围住,语速飞快的说明情况:“小相公,俺家住在陈留,离东京也不远。有良田数千亩,有商号两家、店铺二十余处。小女今年十七岁,贤良淑德,貌美如花。相公若愿娶,陪嫁良田八百亩、店铺三处!”
比如秦桧,当了整整八年校长。
“有官人”考中状元,是宋代开国以来的第一次。
也就是说,下一届殿试,乃宋代科举的至暗时刻。
第四张黄榜,依旧没有。
王仲岏冲到秦桧面前:“真未娶妻?”
可怜这位老先生,竟被家丁直接扛走。
回到客店,喝酒庆贺,几家欢喜几家愁。
宋徽宗最喜欢的儿子,乃是嘉王赵楷,琴棋书画样样皆通。宋徽宗觉得此子类己,甚至动了换太子的心思。
“哈哈,若是死了,便算自己倒霉。”李含章笑道。
这货是真喜欢军事,去军中混一下也不错,反正今后还能再考。便是做了武将,都能考科举转文官。
此次洋州士子考中三人,朱铭属于意外,白崇彦也是朱铭带出来的。真正凭自身能力中进士的,其实也就闵子顺一人,非常符合洋州的基本情况——二十多年出一个进士。
朱铭已经决定,如果自己考完关试,被分配去做校长或老师,那就直接回大明村算球。
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