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描仪显示到这些光孤子涌出来之后,触碰到四维体边缘时,竟然返弹了回来。
这是很怪异的一种现象。
甚至有点违反科学。
“孤子不是粒子,它是物质非线性效应的一种特殊产物,只是类似粒子而已,它是一种不弥散解的一股有限能量。按照它这特性,它只会穿透四维体,但事实是它撞到四维体内边缘后发生了弹回现象,这就不可思议了。”
“更不可思议的是,从晶体涌出来的是光孤子,碰到四维体之后发生反弹,就从光孤子变成气孤子了。”
“我忍不住要发表一番神化学说了!”
“太让人费解了,脑细胞死亡无数。”
不可思议的地方远非如此,还有——
从晶体涌出的光孤子触碰到四维体边缘后,弹回,又涌进了晶体里。
在涌进晶体前,与从晶体涌出的那一波光孤子迎面相撞,互相穿透,又保持各自的形状和速度,继续前行。
这样互相交织成一张平行网,很是壮观。
“很明显,是热冰起到了止损的作用。这些光孤子穿透不了热冰形成的四维体。”
“是热冰起的作用,还是光孤子具备了某种特殊性?值得深思。”
“这就告诉我们,要是把晶体掏出来,如果没有这四维体,那么晶体里面的原点数据就会‘挥发’殆尽。”
“所以,在掏出晶体之前,我们应该仿造一个四维体,或者一座冰城,用来转接晶体。”
科研团队虽然是个七嘴八舌的组织,但说干就干,马上就进行了仿造。
毕竟有现成的热冰,不用自己创造出这种元素,他们很不客气就盗取了一些热冰。
根据热冰有逆熵属性,科研团队制造了一个高温箱体,再把仿造的缩小版冰城放进去。
“那个四维体仿造不出来吗?”云sir并没在他们的作品里看到那个怪异的四维体,问他们。
“我们揣摩不透那个四维体产生的原理。”
科研团队研究来、研究去,愣是研究不出那个四维体是怎么产生出来的。
四维体是无形的,但却可以根据它的无规则晃动得出它的轮廓。
轮廓是三维的,他们之所以定义成四维,是因为有一条隐藏起来的轮廓。这条隐藏的轮廓可以反复、循环地套住三维轮廓,然后缩小成反被三维轮廓套住,如此反复,很像克莱因瓶的构造。但克莱因瓶是固定的,而这个四维体是活动的,变动的。他们解释不了这个现象,也无法理解这种结构,但肯定一点,那隐藏的轮廓在四维空间一定是可见的,它只是在三维空间无法显现而已。
经过几番钻研之后,科研团队推测这个四维体的产生,源于热冰与地心的高温产生的分界。这条分界受到了热冰或者来自晶体的一种膨胀力而得以保持,就跟在水里吹气球一样,是晶体“挥发”光孤子“吹”起了这个四维体。一旦光孤子不“挥发”出来,这个四维体就会消失掉。
但他们根据这个推测,却无法在高温箱体里仿造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