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对臣还礼的跪拜礼是“空首”,所谓:“空首拜者,君答臣下拜”,动作是两手拱地.叩头至手而不触地,故名“空首”。君主还跪拜礼的次数是一拜,所谓奇拜是也。《仪礼.士相见礼》亦载:“始见于君,……士大夫则莫挚,再拜‘稽首’,君答壹拜。”
蔡侯爷注疏《周礼》曾云:“古人席地而坐,引身而起,则为长跪。首至手则为拜手。手至地则为拜。首至地则为稽首。”这便是“空首”“拜”“稽首”的最权威分别。
君主对臣下表示特别的敬重,还有施最重的稽首礼的,但不属礼制的规定,而是“非常礼”也。《尚书》中就记有“太甲稽首于伊尹、成王稽首于周公”之事,说的是商王太甲向大臣伊尹行稽首礼,西周成王向周公稽首。“稽首”是最重的礼节,向不轻施。一旦施了稽首之礼,即意味着对方所拜托的是天大之事。以君王之尊,而施“稽首”之礼,所求必甚大。
除站立礼、跪拜礼外,还有一些礼节也体现出君对臣的礼敬。
降阶,下台阶相迎或行礼。例如诸侯国国君-公对其臣下降阶行礼表示欢迎的礼制:“卿大夫皆入门右,北面立。公降阶揖之”如此等等。
离席,或曰避席。指离开跪坐之席起立,再施以揖礼或拜礼。如春秋时齐桓公大宴臣下,鲍叔牙向桓公敬酒致辞,希望他不要忘记昔日国乱出奔时的苦难。桓公大为感动,而离席再拜,这是君离席向臣行两拜(再拜)的礼。
还有所谓“兴”(兴席),是在座席上起立以示敬。《仪礼.士相见礼》记述:君赐臣下宴,臣下食毕拜谢退出时,“君为之兴”,便是君对臣之辞去以起立作为相送的礼节,这时大臣们就要说:“君无为兴,臣不敢辞”,然后才离开。更重的礼节是君不仅起立,而且“降送之”,即降阶相送。
此外,还有君为臣“抚席”,抚一下席子请坐。“撇席”,象征性掸席上灰尘之动作让坐等等礼节。
在称谓之礼上,古人姓名外还有字,先秦时期有“国君不名卿老”礼制,君主不以名称呼高等官员,以示尊重。本朝,大司马“称文和兄而不名”,便是“不名之礼”。
正因为先秦之时君主对臣下有诸多礼敬的仪节,与后世不同,因而令后人对古君王之圣德及礼敬臣下的行为心仪、叹赞。蔡侯爷曾云: “《礼》:天子为三公下阶,为卿离席,为大夫兴席,为士抚席。于公卿大夫拜,皆答拜。”蔡伯喈发此幽叹之时,心甚向往之。
正因为先秦时期是大争之世,也是大有为之世,所以,君王都谨守周礼,礼敬臣下。
可是,自从始皇帝混一宇内之后,施行中央集权,皇帝为天下之主,高高在上。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,礼敬大臣的仪制与行为就大大减少了。君尊臣卑的纲常由此强化,自此之后,先秦时期君主礼敬大臣而卑己尊臣的礼仪,当然有损皇帝至尊身份,因而从礼制中取消。
皇帝只向极个别的大臣主,要是自己的授业师及“三老五更”行礼。所以,在朝仪以及其他场合中已见不到像先秦时期的君主那样,向诸侯、卿大夫、士等各级臣属先施以揖礼、跪拜臣下的场面了。此后,只有至尊的皇帝,在朝仪上能够心安理得地接受百官的跪拜。
“蔡侯爷,您讲的都是先秦时期的朝仪。这些我们都听明白了,可是,这个朝仪不是很好嘛?左右是个仪制,能够体现天子的权威和尊严就够了。我们为什么要重新议朝仪呢?”蔡侯爷终于科普完了,一个京师大学堂出身的低级官员举起手来,大惑不解地望向蔡侯爷。
“不错!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!这,也就是我接下来要讲的。”蔡侯爷不愧是饱学宿儒,一听有人辩难,立刻就掀髯大乐了。“《周礼?夏官?司士》记载:‘正朝仪之位,辩其贵贱之等。’这‘议朝仪’便是‘正位’,‘辩’贵贱之等。就是正天子之位,辩贵贱之等也!”
“哦!原来如此!”一时之间,所有人都恍然大悟了。这就是“议朝仪”的真谛所在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