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情小说网

阅读记录  |   用户书架
上一章
目录 | 设置
下一页

第89节(1 / 2)

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问题反馈 |

乔一桥越想越是激情澎湃,拉着男朋友把各大博物馆逛了一圈之后,见男朋友神色间颇为满足喜悦,知道这步棋是走对了。他于是又开发了一下脑筋,觉得博物馆都看了,植物园也得跟上啊!毕竟只有小倾这个土著才知道他们最需要引进什么粮食作物、经济作物,还能顺便了解一下现代农业的基础理论,回头在他们那边也培养些这方面的人才什么的。

这么逛来逛去,乔一桥却忘了他现在有多火了,《王朝开发攻略》首播刚结束不久,讨论热度还没降下来呢,偏偏作为正主,乔一桥连个面都不露,狗仔都抓不到他,完全神隐了!你就想想一下此时粉丝们有多饥渴。

那一双双的眼睛,跟探照灯似的,别说你乔一桥只是化了个妆了,化成灰也认得出来!

信息时代,一个人发现了,就相当于全世界都发现了。

于是这段时间,“乔一桥和他师兄又去哪里约会了”的话题在粉丝群频频爆炸,配上面容模糊的偷拍,俩人都是长身玉立、气质出众的帅哥,就算戴了帽子口罩什么的,光是身形也够赏心悦目了。他们出没的地方还是博物馆植物园之类的小清新场所,惹得粉丝们一边舔屏一边吐槽,麻蛋咱家乔到底想怎么样啊!走霸总路线以后连学渣人设也要推翻了吗?谁约会去博物馆植物园啊!所以美人师兄到底是不是男朋友?问题就是要真的是跟男朋友约会,他也忒直男了点……

慢慢的,在乔一桥的某些粉丝内部,就慢慢统一了一个观念,那就是:乔一桥是薛定谔的直男。

第108章

当人口基数大了的时候, 但从概率上来算, 各式各样的天才总不会缺乏的。

不知不觉间,叶无倾“一手遮天”的区域内,算上原住民, 再算上因为逃荒、避难、投奔亲友、风闻而来……等理由迁移过来的外来人口,粗粗一算,怎么也有过千万之多了。

等这些人解决了温饱问题, 叶无倾叫人开办的学校又有完善的奖学金政策——只要你够优秀,上学不但不花钱,还能往回赚!

说起来,中华民族在整个世界上, 都是以“勤劳”、“重视教育”闻名的,万般皆下品,惟有读书高,读书是改变一个人乃至一个家族命运的最好阶梯, 如今有这样的机会,谁还不死死抓住了啊!

大周朝偏理科的孩子们真是有福了。

要知道如果没有乔一桥这个蝴蝶来扇翅膀, 理科天赋奇高而文科天赋一塌糊涂的天才们在这个年代, 那真不是一般的苦逼!文科生科举去了,写文章论哲学,当官做宰,好不风光。理科生却死活搞不定那些经史子集,科举这关过不去,家里有背景的呢, 还能混个浊流官、干吏什么的,一般人最好的前程也就是做生意当账房了。

大写的惨。

其实刚开始的时候,面对那些物理化学生物基础学识,无论当老师的还是当学生的,都是十分茫然的。化学实验好像道士炼丹,物理实验好像工匠演习,至于生物……这不是农民的范畴吗?

是的,这第一版理科教材,都是乔一桥找人专门编制的,算是入门级别,即有适合当下的基础理论,又有一些足够实用、寓教于乐的现象实验。反正这些零基础的古代人,也用不着学什么量子物理分子化学,现代科学的发展是建立在“应用”上的,当前最急需的应用是什么?

比如,“肥皂”的制作是基于什么原理,“玻璃”与“镜子”又是怎么来的,元素周期表是怎么回事,炼铁的时候炉内发生什么反应,各种元素杂质的增减对钢铁的质量、品性有什么样的影响,杠杆、滑轮、齿轮都有什么样的运用,原理与计算公式是什么?动力如何转换,农作物的育种杂交该如何定向操作,怎么让鸡产更多的蛋、如何预防瘟疫,如何实现规模化养殖……

从这些学生的反应来看,你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,简直一目了然啊!

原本能写出锦绣华章,是学校里公认的优等生,奖学金拿了一次又一次的天才们,在面临这些理化生学科的时候,满眼的蚊香圈都快具现化出来了,只觉得理论如天书,实验如受刑,费半天劲钻研,也只能拿个中不溜的成绩,于是个个感到万分沮丧,甚至开始怀疑人生。

而相对的,一些写文章没啥灵气,成绩向来被优等生们压着摩擦的学生就突然扬眉吐气了,妈呀,这些理化生的知识也太有趣了!就跟被戳破了蒙昧的迷障一样,世界从此天高海阔、大为不同。原来万事万物都自有规律,这些规律一就是一二就是二,完全不存在模糊地带,可不像是写文章的时候,明明一样的意思,老师就说你写的没灵气,愁的头秃……

这下他们可是翻身了,不但也拿到了以前从不敢染指的奖学金,有些特别优秀的,还因为解决了实际问题,拿到了专项奖金!大红奖状!通报奖励!

光宗耀祖啊!

而接下来的一项神操作,更是将火热的气氛推向了疯狂!

第一份现代化的报纸新鲜出炉了。

不对,不能说是第一份,因为同时推出的其实有两份报纸,给这两份报纸供稿的主体都是以学生居多,只是一份更侧重于自然科学,一份更侧重于新闻时事。

至于具体内容,随便打开一份报纸,看看刊登上面的文章标题就知道了。

比如前者——

《齿轮的应用之我见》

《耕种一体,新型耧车研制成功,效率提升一倍》

《破除迷信,常见的十种现象背后蕴含着什么样的科学道理》

《如何保证耕牛安全过冬不掉膘》

《馒头是怎么蓬松起来的?小厨房里的大道理》

再比如后者——

《永清河边又现一名女婴,其父母或因杀子罪入刑》

《今上再征十万民夫修建行宫,何其皇恩浩荡也》

《淮南初现蝗灾苗头,官吏一起烧香忙》

《今岁供辽国币帛尚未筹集,西夏又至,大人们恐夜不能寐也》

《出海船队有望近日返航》

总之,前者务实,后者辛辣,两份报纸最开始都是周刊,等时机成熟了或许会进化成日报。尤其令普通民众喜爱不已的是,这两份报纸的措辞都用的是白话文,不刻意咬文嚼字,又分印了两个版本,分别是简体字版本和繁体字版本,以目前的销量来说,两个版本在当地几乎持平,倒是偷卖到外地的都是繁体字版本。

要不要在古代推行简体字,乔一桥个小学渣是不敢拿这么大的主意的。

最后还是叶无倾拍板,繁体字自有其独特的美感,但论普及难度,简体字绝对容易得多。其实从古至今,字体一直是不断简化的,如此才能让精英阶层才能掌握的东西,最大可能的普及开来。

大周的文盲率有多高?虽然没有精确地统计,但叶无倾走南闯北这么多年,那么多村子,全村人能有五个认字的就已经非常难得了。

现代呢?走在大街上,让你找一个完全不认字的,恐怕比登天还难。

这里边有没有简化字体的功劳?

叶无倾认为,虽不能全归功于此,但一半的功劳总是有的。

不信?

“憂鬱臺灣烏龜盪鞦韆”,九个字来念一下?念完你再默写出来?

如现代一样的处理方式就很好,普通人交流学习用简体字,搞艺术的文化界大师用繁体字也没人拦着,大家各取所需,谁也别瞧不起谁。
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A- 18 A+
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