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有疾否 第39章
陆清和连声应了,边一手整着裙裾,边抬首对着李延贞端正立好。
玉炉香袅无痕,半晌安静,陆清和终究耐不住沉默,侧目偷偷看了眼那木雕,忍不住低声叹道:“真的是巧夺天工啊,陛下这样的手艺,恐怕全天下也没几个匠人能做到。”
李延贞闻声笑了,并未抬眼,只是轻轻摇头道:“时日久了自然好些,朕幼时刻的人偶也并不怎样。”
“陛下幼时就会雕刻了?”
“算不得会。”李延贞垂眼在画上仔细勾勒,慢慢道:“朕刻的第一个木雕是母妃,因为那时她生辰,朕什么都没有,只好找了块小木头刻成人像送她。母妃很喜欢,说很像她。”他话音微顿,轻笑道,“其实毫不相似,连眼睛都是不对称的,但是她很喜欢,不久后母妃辞世了,手里还紧握着那木雕不放。若早知如此,朕当时就该再刻得精细一些的。”
“什么都没有?”陆清和诧异道,“……可太后娘娘不是前年才薨逝的吗?”
李延贞看了她一眼,笑道:“并非,朕的生母只是寻常民女,朕幼时和她一直住在冷宫里,她病的很重,因为没有太医肯来看,就病逝了。那时皇兄们有的战死,有的遇害,还有的病逝,朕是仅剩的儿子,这才被收养过去。”
李延贞直起身环顾,帛书古卷,玉砚狼毫,帝王之所自是无不豪奢,他长长地叹了口气,“如今回首朕也觉得惊奇,那时眼里不过冷宫那般大,从不知道天下是有多大,更未想过会能执掌它。”
这声叹息轻却重地压在她心口,闷得讲不出什么话,陆清和手指攥紧了衣袖,只能静静看着他。
他视线不经意转了过来,四目相接,似是隐约觉察到了什么,李延贞转了话题,“说来倒想起件趣事,那时朕见到了平生最为惊鸿的美人,你可以猜一猜是谁。”
陆清和艰难地想了想,“……太后娘娘?”
李延贞不禁失笑,“是苏爱卿。”
“苏、苏大人?!”
“是,朕被立为储君后苏爱卿便作为侍读入了宫。”李延贞闭目仔细回想,“朕还记得初见那日晴好,殿外杏花满树,苏爱卿一身白衫,踩过满地落花走过来。”他微睁开眼,带了些笑意,“苏爱卿年少时肖似他名动天下的娘,及冠后才渐随了苏诀将军的轮廓。而那时他不过十五六岁,朕分辨不清,开口便说:姐姐你真好看,我能不能给你画幅画?”
陆清和噗嗤一声笑了出来,忍了忍,见李延贞并不在意,便问道:“那苏大人什么反应?”
“叹了口气罢了。”李延贞顿了顿,又道,“不过后来朕发觉,苏爱卿不知为何尤为排斥被称模样漂亮。”
“哎呀,兴许是苏大人害羞了呢!”陆清和脱口而出。
李延贞不禁笑了,“或许吧。”
闲谈间一幅画已收笔,陆清和凑过去仔仔细细地观看,忽然听身旁人道:“若是喜欢不妨送你。”
陆清和忙摇了摇头,“谢陛下恩典,不必了。”
“为何?”李延贞不解道,“不满意吗?”
“怎么会,比臣女本人美得多。”陆清和笑了声,看着李延贞道,“所以……陛下收着就好。”
她脸上笑意明艳,落户的日光映在瞳孔里点点光亮。
李延贞沉默一瞬,轻笑道,“好,那朕便仔细收着了。”
姜媛步入御书房时正与走出的陆清和擦肩而过,目光一错而过,嗅见了赤红裙裾微染玉炉香。陆清和坦然一笑,对她躬身施礼,继而随宫娥离去,落落大方。
姜媛望了眼她自如到近乎潇洒的背影,复又转头看向书案后的李延贞端详着的那幅画卷,其上的红衣女子虚倚着满枝桃花,笑意明快,身旁分明无酒无剑,却一派侠骨自生。
姜媛走上近前,柔声道:“陛下若是喜欢,纳入宫中便好,想必陆尚书也是乐意的。”
“是很喜欢。”李延贞将画轴卷起,笑道,“但不必了,游侠终究是要呆在江湖看遍山川的。”
第五十章
薄日融融未央宫,碧瓦朱墙下,宫道上廖然安寂。
苏世誉蓦然听到身后有人唤他,自远而近,音调微拖长了些,携了笑意,谙熟至极。
“苏大人——”
他回身看去,楚明允走上前来,与他并肩而行,“果然来早些就能遇见你。”
苏世誉困惑道:“楚大人找我有事?”
“我就不能是想多见你几面吗?”楚明允反问道。
“每月这日你我都要去御书房回禀事务,早晚是要见的。”苏世誉淡笑道。
“那提早见了又有何妨,”楚明允微挑了眉梢,“难道还不准我多看你两眼?”
苏世誉无奈地笑看他一眼,声音却忽然压低下去,提醒道:“西陵王。”
楚明允转头望去,果然见有身着藩王蟒袍的中年人迎面走来。
李氏皇族封侯众多,而其中最为安稳服顺者,非西陵王李承化莫属。况且他为人和气慷慨,结友众多,在藩王中非但不曾遭过轻视,反而是颇有声望,甚至连当初的淮南王也能与之来往一二。作为推恩令的牵头者,的确是再适合不过。
相逢一礼,楚明允与苏世誉客气道:“参见王爷。”
“好好好。”李承化连连抬手,笑眯眯地看着面前两人,“难得入京一次,我还打算得空拜访两位大人,这下可巧。”他看向楚明允,“楚大人,还记不记得我?当年西北疆场上你以断剑杀了数十人,最后一击捅穿了敌方将领的喉咙,那时领将嫌你下手狠辣打算罚你,可还是我替你说的情。”
楚明允想了想,“没印象。”他略微一顿,又道,“不过我隐约记得那个领将是恨我抢了他军功。”
“对对,就是那人。”李承化笑道,“他本就行为不端,后来忽然出事死了也没人觉得可惜,你又恰好替上了他的位置,听说营中士兵都乐意得很。”他不由感慨,“当时我就觉得楚大人殊于常人,是要成大事的,如今来看,我的眼光还真不差。”
“是吗?”楚明允意味不明地笑了声,“多谢王爷赏识了。”
李承化笑着连声应了,目光转而停在了苏世誉身上,“这许多年不见,苏大人可真是越长越俊俏了啊。”
苏世誉皱了皱眉,略微一顿又忍下,淡声笑道:“王爷倒是一如当年,还是这般风趣。”
“哪里话,终究是老了啊。”李承化长叹一声,远望苍穹透碧,几许怅然,“一转眼苏将军走了,你孤零零一人撑着苏家,就连彻儿,也都及冠几年了。”
苏世誉笑道,“世子还好?”
“还是老样子,做事犹犹豫豫的下不了什么狠心,”李承化摇头道,“彻儿要是能像你一分半点,我就省心多了。”
苏世誉敛眸轻笑,语气温和,“世子重情,自然有他的好,何必要来像我。”
李承化随着笑笑,没有多言。他并不多叙旧,又问候了两句便告辞离去,身影转而隐没于拐角绿荫后,青石板上剩一地碎影斑驳。
苏世誉转回视线,正撞上楚明允的目光,“……怎么了?”
“没什么,”楚明允勾起唇角,慢声道,“想仔细看看俊俏的苏大人啊。”
苏世誉无奈笑了声,“远不及楚大人俊俏。”
“哦——?”楚明允偏头瞧着他,弯眉一笑,“既然我生得俊俏,年岁又正好,那大人你打算何时把我收到府里去呢?”尾音渐而压低,话末的一点浓笑,勾得心头微紧。
苏世誉凝眸深深看他一眼,复又移开视线,顿了顿,才笑道:“我苏家贫简,只怕是收不起楚大人的。”
“……”楚明允沉默一瞬,忽而懂了苏世誉言下之意,“……苏大人,我也不是时常都在吃的。”
苏世誉不禁笑了出声。
御书房内,李延贞正专心端详着木雕,漫不经心应允了宫娥禀报后他猛然想到什么,转身正望见楚明允与苏世誉进入殿中,当即笑开:“爱卿来的正好!”
楚明允一眼望见那木雕女子,半隔了殿内重重纱幔,日光透过纹路错落的窗格落在木雕上,轮廓隐约模糊。莫名感觉倏然而至,却一时捉摸不透,他不觉蹙紧了眉,仔细打量起来。
苏世誉看到等人高的木雕也正微愣,随即就见李延贞快步到了近前,“……陛下?”
“爱卿可否将手伸出一看?”李延贞近乎恳切道。
苏世誉不明所以地看着他,又与楚明允对视一眼,将手缓缓抬起,摊开。
李延贞盯着他的手,思索着又道:“爱卿抚琴时的指法是如何的?”
刻刀还握在手中,话至此他们也明白李延贞想做什么了。
苏世誉屈指,凭空拨弦两声,骨节俊秀的手指一勾一翻,风雅自成,恍惚间指下有琴音如流水潺潺泄出。
李延贞盯着苏世誉的手,暧暧日光下如生了光一般,他凝视半晌,不由得缓缓伸出手去。
楚明允轻咳了声,上前一把握住苏世誉的手将他轻按了回去,侧身就横插入两人之间,对着未回过神的李延贞笑了,“陛下既然是想刻女子,自然要找女子的手来看。哪怕苏大人琴弹的好,可男人的手又有什么好看的?”
说是如此,他自己倒是将那只没什么好看的手握得极紧。
苏世誉默然无语地挣了挣,未能挣开,所幸被楚明允身形遮挡着无人看见。
李延贞怔怔地看着楚明允,正欲开口,却被他直接截了话:“陛下方才可是见了西陵王?”
李延贞这才醒过神,回位落座,“朕方才确实是见了皇叔。”
苏世誉闻言拉下楚明允的手,从他身后走出,“陛下可有向王爷提及推恩令的事?”
“已经应下了。”李延贞道。
“已经应下?”苏世誉道,“臣先前呈上的推恩令草拟,陛下是否给王爷看了?”
“他没有提出什么条件?”楚明允道。
“这……”李延贞避开他们的视线,略显犹豫,“推恩令的内容皇叔看过了,并无异议。”
“答应的条件呢?”楚明允直直看着他,语意笃定,“陛下应允给他什么了?”
李延贞看了他们一眼,道:“朕将淮南王原有的封地给予他了。”
楚明允不带情绪地笑了声,“先前匈奴的割地盟约陛下有意,如今西陵王一到长安便得了淮南封地。看来那九皇子说的不错,陛下果然慷慨。”他话音微顿,“只是如此大事,臣以为陛下还是等明日早朝后再决断,莫要独断为好。”
沉默片刻,李延贞道:“爱卿所言朕明白,但推恩令终究就是削藩之举,若非如此,恐怕皇叔也要心生不满。”
“淮南国地域之广陛下应该清楚,推恩令是削藩之举陛下也清楚,那陛下觉得西陵王的势力是增还是减了?”楚明允语气微冷。
李延贞无言以对。
殿中一时静下,几近僵持。
“罢了。”苏世誉轻叹了声气,“君王一言九鼎,绝无反悔之理。事已至此,楚大人也不必多言。”
楚明允别开眼不再出声。
“……苏爱卿?”李延贞看向他。
“王爷会有所求这点臣早有准备,陛下所为也并非全无道理。”苏世誉敛眸,沉吟道:“淮南王伏法后诸侯王隐有动荡之态,推恩令一下必会引发哗然,他的态度便至为关键。如今肯爽快应下,终究是好的。”
言既至此,多说无用。
简单将政事禀报完毕,他们告退离去,苏世誉先行在前,已出了殿门。
忽然轻若叹息的一句话随细风而起,拂帘而过落入了楚明允耳中,几不可闻。
“苏爱卿若是女子就好了。”
他脚步一顿,回身看去,目光越过李延贞的背影落在那尊木雕上,终于明白那轮廓里隐约透出的熟悉之感不是错觉。
第五十一章
青年穿过月下回廊,推门而入,恭敬道:“父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