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在奋笔急书的杨修心中微动,想起了上次君前问对,不由得看了一眼贾诩。
贾诩依然是一副坐禅样,面无表情。
司徒赵温叹了一口气,起身行礼。“陛下所言甚是,臣等谨遵。”
张喜的心情更加复杂。
在周忠愤而离席之后,天子对着众臣如此表白,不仅表明了他的期许,更展现了他的气度。
年幼的天子并不回避学术之争,只是先着眼于解决眼前问题,有何不妥?
相比之下,斤斤计较于礼法、祖制则显得不合时宜,甚至有故意捣乱之嫌。
这样的人很多,周忠不期而然地成了典型,还被记入了史册。
不管他用心如何,将来是否还以汉臣自居,这个污点算是洗不掉了。
这是杀人诛心。
这绝非天子一时起意,而是有意为之。
毕竟庐江周氏与汝南袁氏的渊源并不是什么秘密,天子以前不知道,现在肯定也知道了。
虽然心里各种不情愿,张喜也只能跟着司徒赵温表态,支持天子的决定,暂时搁置学术之争,以务实的态度,先解决问题。
司徒、司空表了态,其他诸臣也跟着表态。
会议回到正轨,刘协宣布继续。在其他人发言之前,他又宣布了一项规定。
会议记录仅供参考,不以对错罪人,所有人都可以各抒已见,畅所欲言,不要有心理负担。如果觉得这些话不适合载入史册,可以在会后签名时予以声明,将来著史,可以隐去姓名。
众臣听了,如释重负,不约而同的松了一口气。
一想到说错话就可能遗臭万年,谁还敢说话?
刘协看向宋果。“你之前做过并州刺史,不如就由你来说说并州的情况吧。”
周忠被赶走了,最开心的就是宋果。闻得天子点将,宋果挺身而起,大步来到地图前,向刘协躬身施礼。
“臣冒昧,敢为陛下解说并州形势。”
刘协微微欠身。“有劳宋卿。”
宋果转身众臣,和士孙瑞、魏杰交换了一个眼神,会心而笑。
不管是天子有意为之,还是无意之举,在赶走了关东大臣的代表之一周忠后,又钦点身为关中人的宋果来解说形势,这本身就是一个态度。
关西人——尤其是关中人——的机会来了。
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