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看上什么了?”他过去问。
金莹指了指货架上一个金属质感的长方形盒子。
“听说这个微波炉一分钟就可以热好饭,真是好东西,可惜就是太贵了!”
林朝阳看了一眼标价,2200港元,确实有点贵。
他买完了东西,手里还剩下几百块钱,本来还想做个顺水人情,可惜金莹看上的东西太贵了。
金莹遗憾的说道:“你应该买个微波炉才对。”
林朝阳脱口而出道“买那玩意干嘛,都是给牛马准备的。”
“什么叫牛马?”
林朝阳意识到失言,说道:“跟香江人聊天学的,是他们这边的打工族自我嘲讽的说法。用这东西就是为了方便,什么东西进了里面都变味道了。”
金莹眼神怪异的看着他,我都想图方便了,还追求什么味道?
她想到了林朝阳家的文化沙龙和他那一直被文坛盛传的厨艺,心中发起了牢骚,大家都是作家,就你会生活!
说了几句话,林朝阳还是把手里剩的那点港元贡献了出去。
当然,这不是免费的,大家也得给他相应的人民币。
众人要买的东西都是按照手里的钱来的,但也不可能正正好好,都是上下差了一点,多余了还好说,不够就让人郁闷了。
林朝阳的这几百块钱解了好几个人的围,让大家一个劲的对他表示感谢。
等都买完了东西,兜里的外汇也花完了,大家这才打道回府。
回到酒店,林朝阳刚放下东西,就接到前台打来的电话,说有外线电话。
转接后一听,竟然是董桥。
上次谈崩之后,林朝阳本以为出版《梵高之死》的事已经不会有结果了,没想到董桥还会再联系他。
“林先生,想联系上你可真不容易啊!”
这几天代表团去了濠江,董桥自然是联系不上他的,好在林朝阳他们回到香江之后下榻的还是同一家酒店。
两人聊了几句,董桥直接切入了正题,在电话里说道:“这两天我们这边商议了一下,版税可以提到12%,这已经是我们最大的诚意了,您看怎么样?”
听着董桥的话,林朝阳沉吟不语,这个价位其实已经达到了他的心理预期。
他很明白,自己一个内地作家,在香江名气并不大,想在这里拿到顶尖的版税或者稿费标准几乎是不可能的,能拿到一个中等水平的版税就已经很不错了。
电话那头的董桥见他没动静,以为他还不满足,语气无奈的说道:“林先生,这个价格已经是许多实力作家的标准了。我们毕竟是第一次合作,来日方长嘛!”
他的言下之意是以后再合作还可以再谈,林朝阳并不相信这些话,不过12%的版税确实不算低了。
多一笔收入总归是好的,而且再怎么着也比内地出版赚的多不少。
“好,我同意。”
听到林朝阳的肯定回答,董桥很是高兴,还打算明天找林朝阳签出版合同,林朝阳却说道:“你还是今晚来吧,明天我们代表团就要回去了。”
董桥一听,立刻去准备合同,火急火燎的来到酒店与林朝阳签订了合同。
等林朝阳签完字之后,他终于算是松了口气。
《梵高之死》只是一部而已,按理说不该劳动金庸这个老板和他这个总编辑。
这里面主要是因为老板金庸的一些想法,一方面金庸是想借着出版《梵高之死》的机会向内地文化界示好。
另一方面也是因为《梵高之死》在香江文化界口碑极佳,明报出版社如果能够出版这部,对于提升出版社的影响力也有一定的帮助。
只是他这个老板为人实在精明的过头,既想占便宜,又不想花钱,平白折腾了几天时间,还不如一早就给个理想的价格。
心中吐槽归吐槽,董桥面上还是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。
“林先生,合作愉快!”
“合作愉快!”
他收好了合同又与林朝阳再三告别,才离开了酒店。
一夜无话。
次日一早,代表团乘飞机飞回了内地。下了飞机之后,入关是件麻烦事。
大家从香江带了不少东西回来,别的都没什么,但出版物是必须检查的,这几天去交流大家或多或少的都收到了一些礼物,其中很多都是图书。
好在这些出版物都是提前跟ws人员报备过的,肯定不会出差错,只是走个形式。
等出了通道,竟然还有记者围堵他们。
内地作家代表团访问香江,算是一国两地之间近年来比较有规模的文化交流,来的都是《人民日报》《中国青年报》《文艺报》几家主流官方媒体。
应付完记者们的采访,代表团原地解散。
这年头打出租车属于外宾的专利,只有在机场和涉外酒店外才有趴活的出租车,众人等来一辆往返于机场和市里的大巴车,上了车。
林朝阳折腾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。
当他拎着行李出现在院里的时候,陶玉墨正抱着小冬冬在门口遛弯,一见到他,脸上洋溢着激动与喜悦,好似良人盼回了归人。
“你可回来了!”
这一句话情真意切,差点让林朝阳恍惚的把她认成陶玉书。